第119章 奉诏命迁客上前线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王昌龄从突然的寂静中感觉到了一种离别的辛酸。为了缓和气氛,王昌龄大声安慰大家道:

    “龙标的父老乡亲们,龙标的老师同学们,美丽善良的龙标姑娘们,呼呼生气的龙标小伙子们,亲爱的龙标各界朋友们,我王昌龄在这里有礼了!

    我王昌龄在这里要感谢大家,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王昌龄的关爱,感谢大家对我王昌龄工作的大力支持!现在,龙标的学堂和书院都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并且已经培养了不少人才。我王昌龄已经看到,龙标的‘五溪蛮’帽子已经被揭掉!我们的龙标人已经融入了中原先进文化的行列!

    我王昌龄的希望就是,在我离开龙标以后,大家要继续把学堂和书院办好,继续发展龙标教育。我王昌龄还要重复那一句话,希望我们东西两个龙标能够出许许多多的各类人才,在科举考试中出举人、进士、状元!……”

    王昌龄的话已经被潮水般的掌声所淹没。

    掌声终于停下来,王昌龄复又大声说:“龙标的父老乡亲们,龙标的老师同学们,美丽善良的龙标姑娘们,呼呼生气的龙标小伙子们,亲爱的龙标各界朋友们,大家一定要相信,叛乱很快就会平息,大唐盛世一定会重新来到,到那时候,我王昌龄一定会重新回到龙标,我王昌龄将永远跟龙标的人民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王昌龄的声音又一次被经久不息的掌声淹没。

    傍晚时分,人群渐渐散去。对于王昌龄来说,现在有不少事情急于要办。最重要的是,他需要把芙蓉楼托付给一个人,一个让王昌龄最最放心的人。

    王昌龄派人把住在芙蓉楼附近的博文老先生请来。这博文老先生乃龙标一带著名宿儒,家中历代都是书香门第。博文老先生的儿子博渊、孙子博学等都是饱读诗书的学者。王昌龄请来博老先生,不但是要在王昌龄离开龙标以后能够把芙蓉楼管理好,而且要把芙蓉楼文化管理好。王昌龄已经做了两种准备,如果自己能够回来当然不错,自己可以在芙蓉楼同家人平安度过晚年,但是万一自己回不来,自己在芙蓉楼留下的文化遗产也得有人代为管理好,让自己这些年在龙标留下的文化资料能够在龙标传播,让自己这些年辛勤耕耘的成果能够在这里生根发芽,也让它作为自己献给龙标的一份礼物与龙标的千秋万代共存。

    博老先生来了,首先是喝酒,王昌龄亲自给博老先生敬酒三杯。王昌龄敬三杯酒都有不同的理由:第一杯酒祝博老先生健康长寿;第二杯酒感谢博老先生多年来对王昌龄一家的关爱;第三杯酒筛好,王昌龄神情郑重地说:这第三杯酒,我王昌龄要把一件重要事情托付给博老先生,王昌龄相信博老先生能够不负所托,王昌龄首先对博老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博老先生在惊愕中被王昌龄带进芙蓉楼二楼东边的书房。王昌龄指着那些一摞摞的书稿对博老先生介绍道:“这一摞书稿是我从青少年时候开始练笔直到最近的诗稿,一共有拙作三千二百一十二首。分二十五卷。其中青少年时代的练笔两卷;青年时代游历吟咏四卷,我的七绝诗、少年行、边塞诗、旅途抒怀等方面的作品大多出在此时;入士后的应制诗、官场酬答、山水即景、寺院道观即景酬答等共八卷;任泗水县县尉期间和流放岭南前后的述事感怀两卷;江宁任职期间共四卷;剩下的五卷为来龙标后的作品。”

    王昌龄说到这里停了停,然后指着另一摞书稿介绍道:“这一摞书稿是我在江宁和龙标期间给书院上诗歌理论课的备课资料,我已经把他们整理成《詩格舊題唐?王昌齡撰》一书。还有这些东西,是我当年在江宁为扶桑国空海大师和灵隐寺皎然和尚提供的《文镜秘府论》书稿资料。”

    王昌龄又指着一叠厚厚的文稿说:“这一叠东西,是我在数十年间临时草成的文稿,包括时政论文,各种为时而作的应用文章,其中也包括了给我带来麻烦的为张九龄丞相抱不平的《陈情表》和犹如摸老虎屁股的《上李侍郎书》。”

    王昌龄又指着堆放在书架上的那些书笼统地介绍道:“还有这些书,那些资料,都是我在龙标这些年收集的关于五溪文化的图书资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五溪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的地方文化资料。这些资料是研究五溪文化最宝贵的原始资料。

    王昌龄最后拿出一本书对博老先生说:“这本《河岳英灵集》是去年我的朋友辛惭千里迢迢从润州送来的,书的作者署名是“丹阳进士殷璠撰”,里面收集了王维、王昌龄、李太白、孟浩然、王建、储光羲等三十五位当代诗人的一百七十首诗,分为上下卷。书里面我王昌龄选录了十六首诗,选诗数量排第一,说明这丹阳进士殷璠把我王昌龄看得重,他日如果有机会,请代我谢谢他。”

    交代完这一切,王昌龄郑重嘱咐:“博老先生,王昌龄要离开龙标了,我什么都不带走,我的一切全都在这座芙蓉楼里面了。这里的一切拜托您老了!”

    博老先生郑重表示:“谢谢王县尉把老夫视为知己!待战乱平息,王县尉重返龙标,老夫一定将整座芙蓉楼完璧归赵!”

    两双老人的大手紧紧握在一起了。

    各种各样的口号都出来了,王昌龄小心地把诏书收藏好交给凤娇保管起来,然后对大家说:“不行呀,随便带兵是违法的,河南那边有数十万朝廷官军,我到那里,是指挥朝廷官军同叛军作战。你们只能在龙标当地做一些准备,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地方官府参加地方武装。”

    一时间,人们感觉没话说了,但是心中有东西憋着。人们知道,王县尉留不住了,王县尉要离开龙标了!人们内心憋着,眼泪浅的姑娘们满眼噙着泪花,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们憋着一股劲说不出话。

    “皇上说,待战事稍懈,朕另有重用,这不是说要给王县尉封大官吗?”

    “很有可能要王县尉当宰相!”

    “王县尉就是当宰相的料!”

    “王县尉走到哪里,我们也跟到哪里,我们要做王县尉的卫兵!”

    “我们龙标县去一支人马,王县尉就是将军!”

    “有王县尉做主帅,我们龙标军一定战无不胜!”……

    “江南西道巫州龙标县县尉王昌龄接旨!

    奉天承运开元天宝圣文神武皇帝诏曰:江南西道巫州龙标县县尉王昌龄爱卿听朕一言。昔者,爱卿初入仕途,朝气勃勃,才华横溢,正是大有作为之时,只因朕误听奸逆小人之言,对爱卿萌生戒心,乃至于爱卿空有满腹经纶而不得大用,满怀忠义反遭贬斥。流岭南,贬巫州,流离边陲,苦不尽言。方今安贼发难,导致我大唐后院起火,大唐江山危在旦夕!值此危急关头,天下忠奸立见分明。东都沦陷,有李憕卢奕等忠志之士以身殉国,有达奚珣等贪生怕死之辈投降变节。是非功过,青史自有定论。朕追思往昔,所犯过失颇多,沉湎声色之乐,疏于政事;刚愎自用,不听忠言。导致奸臣小人有机可乘,庸碌之辈窃据高位,鼠辈横行,贤才远离。政事日非,祸患潜伏。最终酿成安贼大祸。朕自反省,追悔莫及!古人有云:亡羊补牢。面对今日安贼之猖獗,我数万万大唐子民当紧密团结,同心协力,尽快将祸乱铲除,还我大唐之盛世繁荣。值此国难当头,愿王爱卿以国事为念,为朕分忧。目前河南战事激烈,爱卿可携此诏谕前往毫州闾丘晓帐下任长史,参知军事。待战事稍懈,朕另有重用。钦此!”

    “臣王昌龄接旨,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忽然有人转变话题说:

    “我们也要跟王县尉一起去河南打仗!”

    “到河南前线参加指挥作战?王县尉能够带多少兵马?”

    “闾丘晓是什么人?也许是大将军吧?”

    凤娇暗暗高兴,自己留不住昌龄哥,但是龙标人把昌龄哥留下来了。凤娇佩服这些龙标人的蛮缠精神,居然用巧妙的蛮缠让昌龄哥走不出芙蓉楼半步。也许这就是“五溪蛮”的蛮劲?

    正当凤娇暗自得意的时候,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担心之内的事情发生了。随着一溜的的的马蹄声,三匹高头大马已经来到芙蓉楼前面的平地,三人滚鞍下马,只问得一句“王昌龄在家吗?”,王昌龄一声应答,接着就是一个当年王昌龄在京都听惯了的声音:

    人群中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王县尉果然不是一般的县府官员,看来他跟皇帝爷的关系不一般。”

    “这王县尉到底有什么特殊背景?居然皇帝爷也跟他认错?”

    听完玄宗皇帝这一篇铭感肺腑的诏书,王昌龄早已感动得涕泪交流。是呀,皇上到底后悔了,皇上居然向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臣子认错了!常言道,人非圣贤焉能无过,何况你即使是圣贤也仍然难免犯错。月亮皎洁也有阴影,太阳温暖也有热得太过分的缺点。此时的王昌龄内心万分激动,把皇上的诏书高高地举起大声说:

    “龙标的父老乡亲们,龙标的同学们,你们听清楚了吗?皇上给我王昌龄下诏书了,是玄宗皇帝亲自写的诏书,皇上诏命我王昌龄去河南前线参加指挥作战……”

    早饭后,芙蓉楼又来了不少人。这些天,王昌龄已经不能做任何事情,每天从早到晚,来芙蓉楼的人络绎不绝,去了一批又来一批,走了一拨又来一拨。龙标人用他们特殊的方式挽留着他们心中的诗家天子。还真的凑效,有心投笔从戎的诗家天子至今还没有走成,龙标人的目的是让他永远也走不成。

    这一天,成群结队的人们像往常一样重复着那些重复了上万遍的关于王县尉、王老师、王龙标、文曲星千万千万不能够离开龙标的话,女人们反反复复唱着关于王县尉不能走的霸王鞭,以龙标著名老学者博文老先生为首的老人队则不知疲倦地陪着王县尉讲故事。看这架势,王昌龄要实现投笔从戎的愿望还很不容易。

    但是以凤娇为首的王昌龄家人却正中下怀。在凤娇的心目中是不希望昌龄哥去冒险的。凤娇自己承认,自己不属于那种有英雄男儿气派的巾帼英雄。凤娇不想当女英雄,也不希望昌龄哥在目前这局势下去赴什么国难,她最大的希望是昌龄哥好好地活着,跟她宇凤娇长相厮守,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阅读诗家夫子王昌龄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